close
html模版輔助診斷,人工智能將大顯身手

“未來,在醫學圖像診斷方面,‘機器醫生’至少可以將診斷速度提高10倍。”日前,“DE-超聲機器人”發明者、德尚韻興首席科學傢、浙江大學特聘教授孔德興在南京舉行的人工智能輔助診斷項目研討會上透露。 上月初,首個人工智能輔助診斷項目在南京落地,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五十五所職工醫院開始使用“DE-超聲機器人”開展人工智能輔助診斷甲狀腺,1個多月為100多例基層病例提供診斷輔助。匯醫在線創始人、CEO何毅介紹,人工智能輔助診斷項目今年有望在江蘇更多基層醫院落地,這一輔助診斷不僅能提高基層醫院診斷水平,而且也能打通基層醫院與上級醫院分級診療的技術通道。

超聲機靜電油煙處理機台中腳底按摩器人

相當於副主任醫師

醫生坐在B超機器前,登錄“匯醫在線”雲醫生工作站,用探頭給病人進行探測後將探測截圖保存發送到超聲機器人,2分鐘後超聲機器人自動生成圖像分析報告和檢測結果。檢測結果不僅能清楚地標記結節位置和尺寸,還會智能分析影像,提示良性或惡性的可能性。“DE-超聲機器人”在浙江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和杭州下城區社區醫院臨床應用,一年病例達到5萬多,準確率達86%。

“‘DE-超聲機器人’相當於一個三甲醫院副主任醫師的水平。”孔德興說,“這樣的測試水平是經過上萬病例診斷率驗證得出的。其原理類似於訓練醫生,比如一名醫生需要學習大量醫學教材和病例才可以具備某種經驗和水平,而計算機已經通過‘算法’具備瞭記憶力和推理能力。目前,人工智能對於識別二維醫學圖像,比如視網膜、內窺鏡、病理切片和胸片比較有優勢,效果也比較好。”

南京市第一醫院腫瘤內科主任陳錦飛說,“人體甲狀腺結節已成常見病,如果不加重視,甲狀腺結節可能會發生惡變,進而發展成癌癥,危及生命,但由於個體化差異,目前三甲醫院甲狀腺結節的診斷準確率平均也隻有60%,如果不做活檢,不同醫生對同一張片子可能會做出不同判斷。而超聲機器人的出現,不僅能輔助醫生做出精準判斷,還能縮短病人就醫時間,提升醫療效率。”

人工智能

目前隻是“醫生助手”

有瞭人工智能,未來醫生會下崗嗎?何毅認為,“人工智能歸根結底是服務臨床和輔助治療,醫生不可能失業!”目前人工智能隻給出結論,缺乏“推理過程”的展示。孔德興說,“未來,人工智能要在醫療上有更大作為,不僅要和醫生合作拿到數據,還要由醫生來進行標註,才能進行訓練。”

“我們在試行過程中,最終的疑難雜癥還靠病理診斷的金標準。”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五十五所職工醫院院長張健燕說,“上月初,我們就遇到一個病人做微小甲狀腺癌的診斷,20張圖片上傳5分鐘後,DE-超聲機器明確給出數值‘1’,表示這是不好的東西。後來病人去做瞭病理報告,確診為微小甲狀腺癌。兩相吻合,我們才能確診。”

但未來,人工智能的作用不可低估。“大量的人工智能科學傢投入研發,吸收精良的算法與醫學經驗,機器人應該能更快地成長為高級醫師。” 何毅認為。

基層有腳底按摩瞭幫手

可推動“分級診療”

早在2014年,省衛計委便制定《人口健康信息化三年行動計劃(2015-2017年)》,提出實施“智慧健康服務工程”,同時開展“健康江蘇雲服務計劃”;國務院去年印發的《“十三五”國傢科技創新規劃》則將人工智能發展納入其中。專傢認為,醫改進入攻堅期,人工智能的出現無疑將為醫改事業整體推進帶來新契機。

“怕耽誤、怕誤診”是患者對基層醫療機構最大的擔憂。通過為基層醫療機構配置超聲機器人,以科技為輔助,讓患者更加放心地就近首診。目前“DE-超聲機器人”的診斷水平高於基層醫院醫生的水平。“基層醫生在診斷模棱兩可時,可以參考DE-超聲機器人的結果,如果它提示你‘有事’,基層醫生會把診斷結果上報給分級診療的上級醫院,得到復診後,會大大降低誤診幾率。” 張健燕說。

“在醫療資源總和未能滿足百姓需求的時候,有效運用科技的力量提升基層軟實力,可以真正形成‘小病在基層、大病去三甲’的就醫格局。” 南京大學公共衛生管理與醫療保障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顧海認為,“人工智能輔助診斷技術,一定會對分級診電動床療的‘技術高速公路’的形成起到關鍵作用。”台灣電動床工廠



281D5CC9638380A2
arrow
arrow

    rsi091j2j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